固原市慢病患者人数

固原市慢病患者人数

lysxtv 2025-04-13 生活常识 23 次浏览 0个评论

固原市是宁夏唯一全域性贫困市,是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固原市委、市政府在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把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这些关键环节,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固原市慢病患者人数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本工作现状。根据扶贫部门2018年统计,2014年初,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5万人,贫困发生率31.8%。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2017年底剩余贫困人口2.7万户9.6万人,其中因病致贫6056户,占贫困人口的22.5%。2017年返贫752户2931人,其中因病返贫496户,占返贫人口的66%。截至2018年5月,我市还有需要救治的贫困患者18592人,占全区的39.4%。

(二)开展便民服务。制定了先诊疗后付费、就诊一证通、报帐一站式三项工作举措,落实“六个一、两个推送、五个明白”工作方式,建立了贫困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及巡诊随访制度。为贫困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健康建档率和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编制健康手册,发放“贫困患者医疗服务优惠证”,推送健康知识、扶贫政策,让贫困群众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疾病情况、救治费用、包保责任人、贫困原因清楚明白。全面开展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尤其是对财政兜底保障资金引入第三方兑付,实现了就医患者和医疗机构费用结算“不见面,马上办,最多跑一趟”的服务要求;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我市部分县区充分应用“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平台”,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三)改进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严格执行自治区农村贫困患者医疗政府兜底政策。由自治区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政府设立医疗救助兜底基金,按照先保险、再救助、后兜底的原则,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医疗兜底等八重保障政策体系,使贫困患者实现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的目标,惠及农村贫困人口18.8万人。

二是制定一般农村居民医疗普惠性政策。对农村一般居民疾病患者引入商业健康保险机制,建立以农村居民个人出资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和商业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方式,购买商业健康大病保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惠及一般农村居民107.9万人。

三是建立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全市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因患严重危及生命健康且治疗费用大的疾病给予保障。将可报销的重特大疾病病种扩大到36种,覆盖全市131.2万人。?

(四)健康扶贫取得成效

我市针对不同人群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开展各种便民服务,采取“靶向治疗”措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工作创新成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探索出了健康扶贫政府保障资金委托第三方管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机构、人员及支付流程,实现就医患者、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结算“不见面,马上办,最多跑一趟”的服务要求)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的好病、少生病的问题,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交流。国家卫健委经过2017年评估,2018年考核,确定我市彭阳县为全国“健康扶贫先进县(示范县)”;彭阳县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健康扶贫工作,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的肯定。

2、精准救治成效。2017年我市共核准12553名贫困患者,其中大病患者1802人(9种大病确诊患病319人),重病患者1229人,慢病患者9522人。截至2017年底,对12459人实施“三个一批”分类救治,救治率为99.25%,其中大病集中救治1768人(9种大病救治309人,救治率96.87%。),救治率为98.1%;重病救治1207人,救治率为98.2%;慢病救治9484人,救治率为99.6%,截至2018年6月底,对329049名建档立卡人员进行了疾病核实,共核准建档立卡患者24369人,核准率为93.65%。其中核准大病患者2803人,重病患者2706人,慢病患者11960人。累计救治大病患者5436人次,重病患者5298人次,慢病患者16309人次。平均救治率为74.11%。

3、医疗保障成效。一是全市农村贫困患者政府保障成效。2017年结算贫困住院患者5572人次,报销大病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和政府保障兜底资金1597万元,各项报销占总住院费用的93.2%,个人住院平均自付963元。贫困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自治区要求的不低于90%,且自付费用不超过5000元的目标。二是全市城乡居民惠民政策成效。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住院17.16万人次,总住院费用109046万元,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达8.68%,其中大病保险固原倾斜政策报销比例为4.28%,商业健康保险兜底报销比例为13.49%。我市农村其他居民两项政策享受人数达8.5万人次,占2017年总住院人数的49.5%。大病保险固原倾斜政策人均报销额达269元,商业健康保险兜底报销人均报销额达848元,两项合计人均多报1117元。三是2018年政府兜底成效。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东共报销政府兜底资金351.86万元,享受政府兜底政策3230人次,平均个人自付资金725元,报销比例达91%。

4、扶贫推进成效。开展健康扶贫以来,我市居民参保率由2014年的95.4%提高到2018年的?98.2 %,增长了2.8 %,五年期间人均寿命有望延长1.5岁。截至2018年6月底,我市在未脱贫人口中有因病致贫3849户,因病致贫率下降为7.66%。老百姓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抓健康,患大病能及时住院治疗、小病门诊诊疗、慢病家庭签约管理,无病提前预防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健康意识。?

三、当前存在问题

(一)市内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资源配备低于全国平均标准,医疗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学科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少,农村卫生队伍不稳定,全科医师缺乏。

(二)卫生资源结构不均衡。城乡之间医疗资源配备不均衡,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中西医发展不均衡,中医发展相对滞后。专科医院发展缓慢,尤其是妇产科、儿科、老年病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三)仍存在着就医困难的问题。医疗辅助费用无法解决。贫困患者市外就医经过大病救助、政府兜底等报销后剩余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陪护费用、伙食费开支很大;康复期药物费用无法报销;门诊费用没有政策支持;患者上下转诊重复“门槛费”问题难以解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工作形势严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医疗人才“回归六盘”工程。国家投资设立奖励基金,对回归的高端医疗人才和做出较大贡献的本土医务工作者给与重奖,鼓励和吸引固原籍在外医疗人才。争取国家在高校招录、培训、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给予固原市政策倾斜。?

(二)组建特色医疗团队。争取国家设立专门的地方医疗服务基金,扶持固原市培育组建各级各类优秀医疗团队,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就医格局。

(三)打造高端专业医疗科室。争取国家投资建设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脑卒中中心、骨科、普外科、眼科,市中医医院内科、脊柱健康中心,打造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儿童医院)产科、新生儿科等9个重点科室和优势科室,带动全市医疗诊治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实现全市整体医疗水平跨越发展。?

(四)加大基层基础医疗设备及医疗条件建设。争取国家对我市在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基础建设上,给与资金倾斜支持。

(五)抓细抓实签约服务。落实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签约率达到100%,一般居民签约率达到国家要求,并实现签约一例,管理一例,将签约服务落到实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嵩县网,本文标题:《固原市慢病患者人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