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查询希财网得知,贷款主贷人和次贷人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主贷款人是指买房贷款的主要负责人,可以说房产证上写的是哪个人的名字,哪个人就是主贷人。次贷款人也叫共同借款人,通常是主贷款人的直系亲属,比如配偶,即使房产证上没写配偶的名字,配偶也可以作为共同借款人参与贷款。
2、贷款要求不同:贷款买房对主贷款人的要求更多、更严格,比如征信报告、银行卡流水这些主要是看主贷款人的。因此,在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会让征信好、流水好、收入高的一方作为主贷款人。
3、贷款利率不同:主贷款人一般是资信条件更好的一方,因此更容易获得较低利率;而次贷款人相比主贷款人而言,资信条件差一点,贷款风险高一点,因此可能获批的贷款利率也会高些。
4、贷款额度不同:主贷款人由于综合资信条件更好,还款能力更强,贷款风险更小,因此贷款额度会高一些。而次贷款人主要起个辅助作用,比如次贷款人也缴存了公积金,其公积金账户余额就能帮助提高贷款额度。
5、年限计算不同:贷款买房能贷多少年,主要是以主贷款人的年龄来进行计算的,而不会以次贷款人的年龄进行计算,因此若想贷款年限长一点、分摊的月供压力小一点,那么可以让年龄的人做主贷款人。
6、资金发放不同:若贷款资金不是直接发放至房地产开发商的指定收款账户中,那么就是发放给主贷款人的指定账户,总之不会跳过主贷款人、发放给次贷款人的收款账户,次贷款人一般是不拿钱的。
7、还款顺序不同:比如利用公积金对冲还贷时,就会先使用主贷款人公积金账户中的钱,其次才会用次贷款人公积金账户中的钱冲抵,可见在还款顺序这方面,主贷款人是排在第一位的,主贷款人还不上才会轮到次贷款人。
8、承担责任不同:一般来说,主贷款人承担主要还款责任,而次贷款人只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或一般还款责任。若是承担一般还款责任,那么就是在主贷款人所有财产均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会轮到次贷款人来承担还款责任。
9、征信显示不同:主贷款人的个人征信上会明确显示该笔贷款的贷款机构、贷款金额、还款情况等明细内容;而次贷款人的个人征信,只会显示有相关还款责任,且在相关还款责任信息中,还会明确写上主贷款人的信息。
什么是“主贷人”和“次贷人”?
一般情况下,在银行住房贷款合同中,只把一方作为“贷款人”,(常说的主贷人),另一方作为“共和贷款人”(常说的次贷人)。“共同贷款人”,不仅要求是“贷款人”的直系亲属(夫妻、子女、父母),还必须是住房贷款抵押物的房产所有者之一。但这一条对于夫妻来说是个例外,即使房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另一方也可作为住房贷款的“共同贷款人”。
谁更适合做主贷人?
主贷人的认定:包括收入、年龄要求
谁做主贷人比较合适?
1、首先,应当是选用征信良好的一方作为主贷人
银行征信主要查主贷人,如果主贷人征信有问题,银行可能不会放款。
2、主贷人,应当选择夫妻间收入较高且稳定者
原因一是收入较高且稳定的人,还贷能力更强,并且不太容易出现断供的危险。原因二是银行会要求购买住房贷款抵押综合保险,其中有一项还贷保证责任险,即只保障“主贷人”发生意外或者伤残的保险。所以银行人士建议夫妻俩在选择主贷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家里的顶梁柱为主贷方,这样一来在主贷方遭遇意外时,可由保险公司承担剩余贷款。
3、选择主贷人也需要注意年龄因素
“主贷人”的年龄加上住房贷款的年限,男性不能超过65,女性不能超过60,住房贷款的期限最长为30年。所以说,丈夫超过了35岁,妻子超过了30岁,年龄是在选择谁当“主贷人”的时候需要考虑进的因素。在选择“主贷人”的时候,要把夫妻中符合更长贷款期限要求的一方,作为住房贷款的“主贷人”。
4、选择主贷人也需要注意信贷政策的变化
对于某些地区来说,非本地居民如无法提供当地纳税或者社保固定年限的证明,会在首付比例上、利率水平上有区别对待,这无疑会增加购房成本,这个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夫妻共同贷款在减轻贷款压力,提高通过率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无论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都会比单个人做贷款的办理手续更麻烦多样。另外,如果是婚后财产,无论产证上是否有两个人的名字,是否为“主贷人”,是否共同申请的住房贷款,夫妻都有偿还的义务。只有当房产被判定由离婚后的一方所有,另一方才可以提出变更住房贷款人的要求,解除自己偿还贷款的义务。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0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