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是什么意思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你知道"职业年金指的是什么吗?职业年金适用于那些人?职业年金由哪几部分组成?下面就和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关于职业年金的小常识
一、什么是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职业年金制度的适用人群
国务院最新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适用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范围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一致。
三、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四、职业年金基金有哪几部分组成
(一)单位缴费;
(二)个人缴费;
(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收入。
五、职业年金基金应该如何管理
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保证职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职业年金基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六、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是多少
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七、职业年金可以转移吗
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八、领取职业年金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业年金给养老再添力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贡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补充。
职业年金是补充养老,可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贡森介绍说,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职业年金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职业年金的责任主体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第三,职业年金资金的本质属性是保值增值,进而决定了职业年金资产对投资的内在需求。
职业年金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补充养老。《办法》明确,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职工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年金将对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缓解财政压力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二是人事管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促进人才流动。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的,工作变动时可随同转移
与企业年金相比,职业年金有哪些不同?贡森说,首先,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的,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必须同时建立职业年金。而企业年金是非强制的。其次,在一些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职工流动时转移企业年金是有条件的,例如有的要求必须工作5年以上等。而此次《办法》确定了职业年金无条件转移的原则,即: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职业年金是对养老保障制度的一种补充,它属于单位福利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2015)18号文件,即《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依照通知的要求,企业年金方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进行实行。换句话说从2014年10月1日逐渐,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仅要逐渐缴纳保险,在其中社保缴费满15年,做到法律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办退休;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晚年生活确保,还需要交纳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交纳养老保险金的前提下,创建的补充养老金规章制度。
依照企业年金方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年金的缴纳社保类型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缴纳社保范畴一致,缴存基数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存基数一致,这俩一致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本质特征,即养老保险金做确保,企业年金做填补,退休后推行养老退休金再加上企业年金所组成的养老保险金方式。换句话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之后,养老金构成分成两方面,一是养老退休金,二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依照交纳养老保险金的缴存基数来作缴存基数,缴存比例为12%,当中企业交费8%,个人缴纳4%,所有记入个人帐户,企业年金个人帐户和养老保险金的个人帐户较为类似,但是又不相当于养老保险金的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的个人帐户就是用来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企业年金帐户是来历计发企业年金的。企业年金帐户,由岗位年金基金管理方法,并授权委托更专业的理财投资类公司来投资,企业年金财产归属于自觉性非常强的财产。
退休干部后,在办理退休领取养老保险时,除了需要领到养老退休金之外,还需要领到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公务员养老金构成部分。企业年金计算,并不是依照工作年限来计发,并不是依照缴费年限来计发,反而是依照个人帐户资金余额来除于相对应计发月数,这一相对应计发月数和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较为类似,即60岁办退休的公务员计发月数是139月,55岁办退休的公务员计发月数是170月,这一计算方法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个人帐户总额的不一样,相对应计发月数不一样,其实就是法定退休年龄不一样,企业年金高低是不一样的。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高低完全取决于缴存基数高低,缴费年限长短。缴存基数越大,缴费年限越久得人,企业年金余额也就越高,所形成的长期投资也越高,每个月所发放的企业年金也也就越高,可是企业年金做为填补属性的养老保险金,不属终生领到,领到完相对应计发月数后就不会再领到,而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归属于终生领到,这便是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和企业年金最大的差别。
总的来说,企业年金仅有交纳企业年金的公务员才有,但是由于企业年金的交费类型和交纳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范畴一致,而且只要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有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工作年限没关系,但跟缴费年限有关,缴费年限越久,企业年金帐户积累下来的账户余额和所产生的长期投资也就越高,岗位年账户总金额也就越高,退休后的企业年金也越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