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长激素纳入医保的省份有: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城市
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具体如下:
(一)服务项目类。
(1)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
(2)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二)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1)各种美容、健美项且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3)各种健康体检;
(4)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
(5)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目前我国已经把生长激素列入医保目录,云南省2017年起相继有楚雄州、丽江市和西双版纳州等9个州市把生长激素纳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
法律依据
根据《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普通门诊医疗待遇。全面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各地可按照当地人均缴费额的50%左右建立门诊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含一般诊疗费,下同)。
门诊统筹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60%左右,年度内累计报销额度控制在当地人均缴费额2倍左右。暂不具备建立门诊统筹制度条件的。
第十四条门诊慢性病医疗待遇。各地要参照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选择部分需长期或终身在门诊治疗且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或治疗项目)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范围。门诊慢性病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不低于65%,实行定点治疗、限额管理。具体办法由各省辖市制定。
第十六条住院医疗待遇。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下由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由住院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额度不超过住院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第十八条新生儿医疗待遇。新生儿出生当年,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父母自动获取参保资格并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新生儿母或父参加当地城乡居民医保的,可凭其母或父身份证明、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以母或父身份(母或父只可选择一方)享受出生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父母不是当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的,按规定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新生儿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第十九条参保居民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后,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以上的部分,由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资金按规定支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体制内退休和体制外退休的人的差距当然还是很大的:
1.待遇差别。体制内退休养老金高,还有职业年金差距。体制外一般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体制内的退休金比体制外的退休金要高。就拿我家人来说吧,是体制外,属于企业工人退休,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而且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现在退休几年了,到手工资才2000左右,每年虽然会涨,但是也只不过会涨个100多这样,我的另外一位长辈老师退休的,退休金就拿到了5000-6000,这样一看,差距就来了。而且养老金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一些单位工作30年甚至40年的人,养老金自然也就会很高。
2.保障方面。体制内退休更有保障,比如涉及到后期有时不时之前没有发放的奖金或者本人的一些特殊情况,又或者生老病死都有一定的补助。而体制外,基本上退休后就和原来单位没啥关系了,很多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么直接找当地社区。
3.社会地位方面。职级越高的好同志,退休后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体制内退休人员还要根据退休前的职务、职级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体制外人员有的尽管在在岗时薪酬待遇很高,职位也很高,但是体制外单位没有行政级别,不享受职级待遇,退休后养老金比较低,除了养老金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待遇。
4.个人幸福感方面。还是体制内退休的比较香,我看有些我们单位有些退休的老同志,基本上老年生活还是挺丰富多彩的,画画,写书法,在家带孙子孙女,基本上养老金也是绰绰有余。而一些体制外的有些人,退休了,但是到手1000-2000的退休金还是有限的,有的就会开始找第二职业,开启新一轮的工作,基本上很少有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但是体制外的同志退休的话,也是不受到其他束缚和约束的,而体制内退休的老同志同样要遵循体制内的条条框框,依然不能够放飞自我。
总的来说,体制内退休后还是要比体制外的同志拿到手的退休金更多。总之,有机会,可以考虑进入体制内,一份稳定,一份终身保障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