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辽宁省关于对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援助的通知》(辽劳社发〔2006〕15号)第三条规定
大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办法
(一)基本养老保险按自由职业者身份续保,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各级财政按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60%给予补贴,其余部分由申请人个人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参保人员按规定时间到社保经办机构全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认定情况,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使用计划。各级就业局要设立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专户,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核拨到同级就业局。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4050”人员,凭《“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认定表》和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缴费凭证,到当地就业局报销应补贴部分。具备条件的市也可以采取补贴资金社会化发放的办法。
符合享受“4050”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人员,户籍与参保地不一致的,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资格由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予以认定,凭认定证明和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缴费凭证,到户籍地就业局报销应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
(二)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参加大病统筹,不建立个人账户,各级财政部门按社平工资和当地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给予全额补贴。同级财政部门对劳动保障部门移送的补贴数据进行审核后,将补贴资金从就业资金财政专户直接核拨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财政专户。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个人参保年限或缴费年限不足统筹地区医疗保险相关规定的,由申请人个人按规定补缴,补缴后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三)中、省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符合享受“4050”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人员,按上述程序,在户口所在地办理资格认定手续和报销应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各市要确保中、省直和异地参保的“4050”人员的认定和补贴渠道的畅通,不能借故推托,影响政策的落实。
(四)经认定的人员,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起开始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待遇。原经认定符合“4550”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从2006年1月1日起,按新政策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待遇。
没有办医疗保险有什么其它办法降低医疗费用
新型农协慢性病处理流程需要先到医院麻烦看病医生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登记审批表》,并贴一张患者近照; 拿着《审批表》到相关科室经主任考核签字后,加盖该科疾病证明印章; 再在医院医保办加盖新农合印章,最后将《审批表》份、本人身份证、同底1寸近照1张提交参保地合管中心审核备案后办卡即可。
慢性病证办理相关要求:
1、近一年来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诊治相关的二级(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相关病种住院病历复印件(盖章)、相应辅助检查报告。
2、危重精神疾病有精神科专科医院出具的住院病历或疾病证明(盖章)。 如同时申报鉴定多种慢性病或特殊疾病,需提交多种疾病近1年来诊治的上述病历资料。
3、慢性病申请人持完整申报材料报送所属乡镇农合站,农合站于下月初(原则上是下月1-3日)将上月申请材料和输入的电子表格统一报送各乡镇所属医共体主导的医院农合科。
新农合慢性病什么时候处理?
一般制作慢性病证有两种方式,主要与所患慢性病种类有关,一种是鉴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种。 办理这种慢性病证,必须在新农合开展鉴定工作期间办理,其他时间不能办理,找熟人也许也能办; 二是申请疾病种类,这类疾病无需鉴定,直接执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或病历资料申请。 例如恶性肿瘤的化疗、肾病综合征、异体器官移植、结核病、股骨头坏死等。 申请时还携带2张1寸免冠彩色照片,与医疗证、个人身份证件合作。
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巨大的财力,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村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开辟了慢性病报销通道。 消费者申请慢性病后,凭慢性病就诊证申请补偿待遇即可。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的组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一,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遭受经济损失而建立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承受的经济风险。
灵活就业人员被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畴,是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的一个体现。近年来,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面医疗保障,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一朝参保终身保障。
参保范围不相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鞍山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所有用人单位;个体劳动者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居住在鞍山城区内具有鞍山城镇户口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
居民医保参保范围包括中专、技校、职高、高中、初中、小学学生及入托幼儿;大专院校在校学生;非在校及非从业城镇居民;未参加职工医保的一、二级残疾的居民;无用人单位的低保居民或低保边缘户;没有参加其它医疗险的企业(含个体)退休人员等。
缴费标准不一样: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额为基数,按7%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以本人工资收入为基数,按2%的比例缴纳。个体劳动者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按本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缴纳。2014年缴费标准为2052.36元。
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为:普通老年居民全年缴费(含超限额补充险)210元,普通未成年居民及各类在校学生全年缴费60元,普通成年居民全年缴费260元,一、二级残疾和低保边缘户成年居民全年缴费80元,一、二级残疾和低保边缘户未成年居民全年缴费30元,低保成年、未成年居民免费。
住院报销比例有区别:
职工(含个体)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是在统筹基金支付前按规定必须由个人担负的住院医疗费用额度,就是平常所说的门槛费。按医院等级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标准划分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分别确定为700元/人次、500元/人次、300元/人次。
参保职工年度内第一次需全额支付起付标准;第二次住院按第一次的80%支付起付标准;第三次住院再按80%支付起付标准;第三次及以后按第三次标准执行。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职工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个人自负的费用比例按照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分别确定为20%、18%、15%;退休人员分别为15%、13%、10%。
居民医保: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等级,成年和老年居民分别为700元、400元、200元,未成年人分别为500元、300元、100元。参保居民在同一保险年度内第二次和第三次住院起付标准均在医疗机构相应起付标准基础上分别降低15%和30%,第三次及以后按第三次标准执行。
参保居民住院超过起付标准部分的医疗费由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承担。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按三、二、一级医疗机构分别为:成年和老年居民为70%、75%、80%;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学生和入园儿童)为75%、80%、85%。无账户人员享受门诊统筹待遇标准一致。
医保卡内金额不同: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用人单位缴费进度实时划入,医保卡内会有一部分钱用于看病。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为职工个人上月工资收入的2.5%(含个人缴费)。46周岁以上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为职工个人上月工资收入的3.3%(含个人缴费)。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为退休人员个人上月退休金的4.5%;本人退休金低于上年社会平均退休金的,按上年社会平均退休金计算。
个体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没有个人账户划入,也就是说,医保卡内没有钱。
享受待遇不同:
职工(含个体)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待遇等待期的规定。
居民医疗保险:每年1至9月期间办理参保的居民,设三个月待遇等待期。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办理新参保及续保的居民,享受待遇时间为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014年职工(含个体)基本医疗保险超限额缴费标准为88元,超限额最高报销额度为50万元。算上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限额6万元,每年最高报销限额达56万元。
居民医保实行“大病保险”,不设封顶线,参保人员所花销的合规自负费用可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
职工(含个体)基本医疗保险不报销生育费用,在职职工通过生育保险报销相关费用。居民医保可报销生育费用。
缴费年限有差别:
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体劳动者符合国家规定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并且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含视同缴费年限),从次年起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并享受相关待遇。
同时对于按个体劳动者参保办法参保人员(包括并轨失业人员)年龄达到或超过退休条件(享受养老保险),在享受个体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待遇前,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连续缴费年限应不少于10年。不足年限的,在享受个体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待遇前,按我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所差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居民医保无缴费年限的规定,实行按年缴费,按年享受待遇。
此外,门诊慢性病范围也不同。目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范围有23个病种;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范围有7个病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