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lysxtv 2025-05-06 新闻中心 35 次浏览 0个评论

惨!安徽的人才都跑了,10年间流失962.3万人,全国第一!合肥人口流入排不上全国前十,被重庆、杭州碾压。

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新一波城市要崛起,2020年前合肥要抢占先机,拿什么跟杭州、南京抢人?!

一、惊恐!962万安徽人都跑了!!!

要了命了,安徽的人才都跑了,全国人口净流出排名第一!

01、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人都跑了!

近日,有机构盘点了全国人口流动大数据,一个非常惊恐的事实是:安徽人口净流出数量全国第一,也就是说安徽的人才都跑掉了!

与安徽相反的是,作为人口净流入地区之一,广东省因净流入35万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口抽水机”!

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10年间流失962.3万人居全国之首,占到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11.2%。

02、合肥人口流入排不上全国前十

被重庆、杭州碾压

更扎心的是,最为安徽实力最强劲的合肥市,在全国人口流入城市前十中都排不上号。

北上广虽然目前仍然备受青睐,但由于高房价、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不少人选择逃离。而那些逃离了北上广的人,他们选择去了这里:

图/北上广深人群迁徙图

图/北上广深人群流入城市TOP10

从北上广深人群迁徙图和北上广深人群流入城市TOP10图可看出,逃离一线城市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

二、这些安徽人为什么都跑了?

从每个人口净流入地区看,所流入的人口中,安徽人几乎占了大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流入人口更是主要来自于安徽。

这些城市就像一个个蓄水池,把安徽辛辛苦苦培养的十几年的人才都抽走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人才争夺战,与其他人才高流入城市相比,安徽输在了哪?

1、安徽公共配套还有所不足

安徽目前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上,还是有所不足。公共配套优、环境品质高的城市更容易留住人才。

安徽虽然不断在完善,规划蓝图也很好,但就算规划的再好,现在还没实现啊。

2、安徽的房价留不住人

安徽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不仅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也对安徽人才吸引力和产业转型发展形成挤压。

尤其是去年以房价涨幅高居世界第一的省会合肥市,有网友在合肥政府信箱上留言,称合肥房价过高导致员工无心工作,公司留不住人!

网友留言

市领导,我是在合肥市开家小网络公司,我一月给员工开5000块工资,在合肥算是中上等了,可合肥市区房价都15000以上,员工买不起房无法安心工作,而且现在新站开盘要抢,瑶海开盘要抢!肥西开盘千人抢房...我们这些小企业真是留不住人了!

3、安徽的人才政策还不够给力

如何吸引人口呢?从草根调研的情况来看,优质人才落户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工作和生活,具体就是工作岗位,包括岗位多、待遇好;生活就是生活成本,主要是指房价低。

首先是要有多数量和高质量(薪水待遇好等)的工作岗位,其次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房价在可承受范围,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和设施好,生活便利,生活品质高。

合肥虽然也对人才招揽出了不少政策,但还需加大力度,吸引大量人才留下来。

●一名it从业人员询问:目前合肥的房价相对其他一线二线城市已经没有优势,高新和软件it类企业也没有其他城市多,有竞争力的大公司也少,因此合肥同类的行业薪资待遇也比其他一线二线城市低很多。吸引力大幅下降。据我所知像大连,武汉都有类似的返个税吸引政策,合肥是否也有类似优惠来吸引我们继续留在合肥呢?

●合肥市房管局回复表示:我市暂无购房优惠政策。

合肥对高端人才的福利

对新培养、全职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将给予个人200万元生活补助,培养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为合肥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顶尖人才,每人可获200万元生活补助、最高500万元工作经费。

在“双引双培”人才计划上,引进的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和2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对成长性好、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给予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

重点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4、安徽的经济发展慢

安徽的经济与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1995年全国城市GDP200强,安徽有11个城市,2016年只剩9个。除合肥等四个城市外,安徽其余7个城市的GDP名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现象!

对比1995和2016安徽城市GDP在全国城市位次变动情况:

●合肥从097名进到026名+71

●阜阳从195名进到158名+37

●芜湖从140名进到079名+61

●马鞍市从151名进到143名+08

●安庆从094名退到141名-47

●滁州从102名退到155名-53

●蚌埠从131名退到165名-34

●淮南从161名退到215名-54

●淮北从168名退到232名-64

●铜陵从200名退到216名-16

●黄山从198名退到250名之后-52名以上

△亳州、六安、宿州、池州、宣城无法作比较。

即使是省会合肥市,其近年来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还不足以与杭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抗争。

5、安徽世界级大企业少

安徽的世界级大企业确实很少,就业岗位少、收入水平低,是人口流失、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

先说一下隔壁省会——杭州,就仅今年上半年时间,就有有六个世界500强投资的最新项目落地杭州。截至目前,杭州累计共有11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204个项目。

再回到安徽:截至目前(2017年9月4日),已有77家境外世界500强在皖设立137家具有独立法人的企业。

6、安徽高校的竞争力不强

安徽全国知名的高校太少,缺乏高校的竞争力,大学生在外地求学,对其毕业后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严重。

△一个中科大顶起半边天。在2017年国内大学百强排行榜中,仅有中国科技大学和安徽大学上榜,而安徽大学仅排在95位。

7、便捷的交通加剧安徽人离开

便捷交通加剧安徽人往合肥跑,与之相同的便捷交通也将使得合肥乃至安徽的人才往更大的城市跑。

现在全国高铁到了“八纵八横”时代,以合肥为中心突然冒出一个华丽丽的“米字型”规划——除了沪汉蓉,合肥还接入了京深高铁、合福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此外,合肥还规划了这样几条城际铁路: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说白了就是人往高处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收入水平更高的地区。

三、2020年前合肥要抢占先机!

新一波城市要崛起!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需要三个条件:资本、人力和技术,人力可以创造技术,人力和技术可以吸引资本,所谓“资本未动,人力先行”,所以,在下一轮抢占先机,吸引人口,成为未来地区建设的重点,也是顺应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

我国地大物博,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尚且不足,因此从全国范围上看,城市化进程不会放缓,下一步,上海和北京会减少人口流入,那些流出的人口将会流向其他还有空间的城市,部分城市可以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先发优势”承接这些人口溢出,成为下一轮城市化中吸引人口的主力。

从目前来看,人口净流入中的省份除了北京、上海和广东,还有浙江、江苏、天津和福建,其中浙江的民营企业发达,具有“先发优势”,江苏临近上海、天津临近北京、福建临近广东并且沿海,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承接优势,有望成为下一轮城市化的中心。

中国第三波“婴儿潮”来了!

2020年前合肥要抢占先机!

重点提醒的是,我国第三波“婴儿潮”已经进入工作阶段,工作5年内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较高,等到5年买房、结婚、落户后这些人就成为城市稳定人口,流动成本骤升。

所以2020年前抢夺第三波“婴儿潮”是各地人口争夺战的重中之重,在此以后我国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规模逐年减少,下一波“婴儿潮”将是第三波生出来的第四波“婴儿潮”,进入劳动年龄要在20年以后了,因此,这一步是否能抢占先机,对未来影响深远。

四、合肥拿什么跟杭州、南京抢人

今年我国有750万大学毕业生。

这几个月内,几乎所有二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济南、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等,都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加入“人才争夺战”。

安徽曾在人口争夺战中输的无比惨烈。现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已经全面开打,合肥靠什么上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

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就业机会,尤其是高端的就业机会。第二个要素是发展潜力,实际上这种发展潜力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关的。第三个因素是城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宜居的环境,它是由公共财政提供支撑所打造的一个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这种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等这些设施。

加强人才政策,大力吸引人才来肥。

在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加强专项人才引进计划,通过项目化管理方式做实、放大人才政策的效应。

帮助落脚安居,向人才传递城市的善意。

人才落脚安居,才能打造人才高地。与此同时,以产业人才为重点,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中心城市的人才数据库,定期发布引才目录,面向全球揽才寻智。

吸引国际组织、智库落户合肥。

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度吸引国际性科技组织、智库和论坛机构落户合肥,鼓励各类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在合肥举办,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培训机构和人才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化引才渠道。

打造高端化产业体系。

合肥的创新驱动必须着力打造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依托城市功能,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合肥未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城市对人才的服务水平。

五、合肥潜力大爆发!

合肥,正在写就一部城市进化史。

小学生人数增长率达22.5%?

根据统计,合肥的小学生人数从2008年的40万人增长到2016年49万人,增长率为22.5%,增速较快,位于主要样本城市的前列。

人口流动中,小学生数量变化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地产研究者刘晓博认为,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更不是估计出来的。因此,小学生数量变化与城市吸引力变化关系密切。

合肥人出门就能坐地铁?

合肥地铁1到5号线全开通

加上规划中的6、7号线

将形成超过30座车站的庞大轨道交通网络

地铁直通肥东、肥西

未来还将实现全区地铁覆盖

地铁1号线已经运营,1号线三期工程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运营。

地铁2号线今年10月底可试运营。

地铁3号线预计在2019年12月开通。

地铁4号线预计2020年开通。

地铁5号线计划2020年底开通。

合肥人出门就有公交?

合肥快速公交达到26条487.5公里

基本形成覆盖整个市区的快速公交网络

还有2条有轨电车建成

合肥人公交出行选择更丰富

1小时通达全省?

未来的合肥

半小时通达合肥都市圈所有城市

1小时内通达全省16个省辖市

合肥人对外交通一日可达?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多地一日可达

半小时到南京

2小时到上海、武汉、杭州、郑州、南昌、商丘

3小时到北京、西安、福州、青岛

4小时到洛阳、福州

5小时到广州、成都

6小时到深圳、西安

9小时到昆明

高铁覆盖全国

7大火车站比拟武汉南京

机场要开100条航线?

合肥开通航线100条以上

合肥人家门口坐飞机

可到国内全部适航省会城市

还将直达欧洲、非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

骆岗通用机场、滨湖水上机场也要来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合肥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

未来几年

还将是中国最美的省会城市之一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绿化覆盖率达到46%

空气污染物浓度下降

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上升

市域将构建

“一湖、一岭、六片、

面湖依山、绿脉串珠、众水汇巢”

的森林网络体系

城市建成

“一湖九水秀庐州,三环五楔绿名城”

的绿地系统

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各项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各种优秀的学校、专业的医院

更多社会福利

都将要集聚合肥

合肥人的幸福指数蹭蹭蹭的上涨!

看病不用愁?

未来将有52家医院落户合肥

以后看病更加方便

同时建设一批

具有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的

现代化综合医院

那时将基本建成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人均寿命达78岁

小孩上学更容易?

未来合肥市将全面普及基本教育、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到达100%以上,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

城镇新增就业在60万人以上?

合肥市的就业结构将更加优化,

城镇将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

居民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公共设施?

到2021年

合肥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

100个城市阅读空间

都将建成

在合肥不怕没房住?

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万套以上,

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万套。

合肥有一个华丽丽的蓝图,等这个蓝图中的各个项目全部实现的时候,那才是合肥真正崛起,傲视全国的时候。那时候的你还会离开合肥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嵩县网,本文标题:《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