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公式
每月领取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成都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二、举例
假设25岁拿5000元工资,60岁退休,且35年来每个月工资都是5000元的情况,假设那时候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451元。按照公式,退休后:每月领的养老金3037.5元每月领的补充养老金1812.95元。
所以,最终每月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为3037.5+1812.95=4850.5元!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是4850.5元,没有比在职时5000元少多少。
提示: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个人每月所需上缴的社保金是怎样计算的?
一、如果一个月工资3000元
养老保险月个人应缴:3000╳8%=240元;失业保险月个人应缴:3000╳1%=30元;医疗保险月个人应缴:3000╳2%=60元;社保个人月应缴合计:240+30+60=330元。
养老保险月单位应缴:3000╳20%=600元;失业保险月单位应缴:3000╳2%=60元;医疗保险月单位应缴:3000╳8%=240元;工伤保险月单位应缴:3000╳0.6%=18元;生育保险月单位应缴:3000╳0.8%=24元;社保单位月应缴合计:600+60+240+18+24=942元。
二、缴纳比例:
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1%,自己缴纳8%;
2、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9%,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3、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自己缴纳1%;
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5、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8%,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6、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缴纳8%,自己缴纳8%;
7、单位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
扩展资料:
以社保中的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百度百科-社保缴费比例
社保资金是社会劳动保障资金的简称,也简称为“社保金”,是由国家和地方社会劳动保障局统筹的,通过国家、地方、单位集体和个人多渠道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参与社保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为参保人员的未来生活提供最基本保障的“养老金”和未来生命意外抢救或医治的“救命钱”。
社保资金被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管理部门按照规范许可的操作程序而进行投资增值的活动,即转化为投资资金,也称为“社保基金”。社保资金不同于社保基金,而社保基金来源于社保资金。
对于在职职工个人而言,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
根据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
若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则按下限为缴费基数,若高于则按上限为缴费基数。
对于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个人而言,根据有关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选择按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至300%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参保人员可按月、按季缴费,也可按半年、年度缴费。
在未公布全省城镇单位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前,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按照上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资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公布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后,按规定标准予以补齐;也可自愿选择待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一并缴纳。
社保缴纳计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