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样的工资构成各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数不一样的问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缴存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是职工个人和单位各为5%-12%。因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不一样,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数也就不一样。
2、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按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计算,即职工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工资总收入除以12。职工月缴存基数不得高于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缴存基数不低于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3、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周期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周期时间为当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
4、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中工资总额项目组成:工资总额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规定列入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住房补贴不属于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范畴之内。
住房公积金的计算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按工资计算和按基数计算。
按工资计算的方法是,职工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等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意味着个人的公积金缴存额取决于他们的工资水平,工资越高,缴存额也就越高。单位的缴存额也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来计算的。
按基数计算的方法则有所不同。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他们的缴存基数是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本人当月工资,然后再乘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而对于新调入单位的职工来说,他们的缴存基数是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意味着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和新调入单位的职工的缴存基数都是根据他们的当月工资来确定的。
综上所述,按工资计算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方式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个人和单位的缴存额,而按基数计算的方式则是根据职工的当月工资来确定缴存基数。不同的计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但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职工能够按照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以便为他们提供购房和租房的支持和保障。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按照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确定。公积金基数根据上年度工资收入确定,公积金基数为上年度月均收入。其中公积金基数的计算公式为:公积金基数=上年总收入/1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