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双轨制你怎么看?

退休金双轨制你怎么看?

lysxtv 2025-04-23 生活经验 99 次浏览 0个评论

这个问题无的放矢,纯属炒作。众所周知,双轨制是历史遗留的产物,过去未普及社保之前,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退休人员由本企业负责发放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不属于生产盈亏单位,由财政负责发放养老金。

退休金双轨制你怎么看?

这就是所谓?双轨制?的历史沿革。从2014年起,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废除了退休金?双轨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退人员一律纳入社会保险,统一支由社保基金支付养老金。这就从根本上为养老金公平、公正发放提供了保证。

有人说凡是退休人员应该拿相同标准退休金;也有人说退休人员应该按工龄拿退休金,见仁见智,多数是从个人利益考量,这里不作评论。但本人觉得,绝对平均不大可能,差别肯定是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能力、贡献、工作年限有差别。近年来国家每年以5%的幅度提高养老金,实际到了个人头上并非都达到了5%,而是极大地照顾了工龄长的退休人员。

例如四川省,工龄在15年以内按每年1.5元计算,超过15年的部分按每年2.5元计算。

这样的结果是工龄长的养老金涨幅大大超过5%,而工龄短的则大大低于5%,这样是否算公平了呢?可能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看法。总之,现在还在说什么双轨制,已经过时,纯属炒作,没啥意思。本人估计要做到绝对平均也不大可能,就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人也是分为八级、干部分为二十四级,更何况如今是市场经济呢。

?

还未能同步并轨

首先,由于改革不同步,致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金缴费与待遇计发方面差距过大,而责任划分不清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负担比重失衡,则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属于偏高,这是单一层次制度安排的结果。企业职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样偏高。但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后,当初设计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双层架构并未实现,即企业年金并未普遍建立。

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业职工降低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又未补上企业年金,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就持续拉大了。

其次,当初设计养老制度之时,养老方面的红利就有所倾斜,也就是以权力为中心向外的辐射,其距离权力近得到更多的养老待遇;而企业相对离政府权力远了些,养老待遇自然就差了一些。即便同样是企业,也可以按央企,集体企业的区别而有着不同的养老待遇。

就公务员养老金,如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差别也很大。比如,退休金发放标准过度依赖行政级别,轻视供职年限,这对公务员也十分不公平。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账外”退休金,各种补贴也不一样。

再者,企业连涨九年养老金抵不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涨一次,原来的差距不但没缩小,新的差距又在加大。旧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面对、梳理、调整、化解、解决。新的矛盾还在现行政策中不断涌现,仅企业在地域、行业、工种、职称等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全国企退平均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差距将近一倍,有职称和没有职称的职工退休金相差也高达一倍以上,垄断行业和普通企业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现有调整政策发展下去,企业内部的退休金又将出现新的多轨制。

这一切实在让人感到费解和不安,主要原因只有一点,就是分配原则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而这种指导思想就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延续与翻版。所有养老金政策都出自于同一种指导思想,同一种政策,同一种模式,这种固有的、陈旧的、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原来的双轨制不但永远得不到解决,而且后来的养老金政策还会继续扑其后尘,产生更为复杂的多轨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嵩县网,本文标题:《退休金双轨制你怎么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