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违法行为的认定及表现形式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新的《土地分类》,建设用地分为商业服务、工矿仓储、公用设施、住宅等八大类。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用地单位就不得擅自改变原批准的土地用途,擅自改变的则构成了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行为。
违法主体:是取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违法客体:出让或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表现形式一般为:(1)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占据优越的地势而改变土地用途用于经营活动(2)单位和个人看上某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买断企业,进行改制,伺机进行开发。 (3)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违法行为的特征是:(1)局部或大部分改变使用用途和建设用途(2)整宗地全部改变使用用途和建设用途。
二、 违法行为处罚和存在的问题
法律规定了改变使用用途应遵循的程序。《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或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经有关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同意,报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在报批前,应先经规划部门同意。《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规划部门同意,签订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出让金。
在法律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三、 对策及建议
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势必扰乱土地市场秩序,使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为此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
1.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和政策宣传。一是基层所严格按照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的要求,对改变用途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把违法消灭在萌芽中。并加强用地的跟踪管理,把监管工作贯穿于建设单位开工,施工,竣工的全过程。二是加强对全社会的政策宣传力度,把宣传与日常收费相结合,与土地证书年检相结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土地政策,增强依法用地的观念。
2.对整体改变用途的由监察部门依法立案查处。对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责令交还土地,并处以罚款。对符合城市规划的,处以罚款后,督促违法单位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改变用途手续,然后到市局办理变更土地出让合同或重新签订协议,按实际用途的标准补缴出让金。
3.对临时性或局部改变用途的。为解决法律实际操作性差和土地资产流失的问题,可按改变用途的现状,丈量土地面积,进行现场勘测,并建立临时性改变用途台帐和跟踪管理制度,按实际用途和土地等级逐年收取年地租,待其恢复原用途后停止。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构成本罪的主要要件:
(一)犯罪客体。
二)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第346条的规定,单位亦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明知是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也明知自己的行为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业地,并且已改变了所占用的耕地、林地等农业地的用途(即改为了非农业用地),必须或者可能造成这些耕地、林地等农业地的毁坏,而仍决意实施,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毁坏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结果发生。行为人的动机可多种多样,如盖房、出租、转赠他人等等,但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凉州区宅基地有偿退出补偿标准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的,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宅基地有偿退出补偿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宅基地的面积和位置:宅基地的面积和位置是决定补偿标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宅基地的面积越大,位置越好,补偿标准就越高。
2.土地的估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还需要根据当地土地估价部门的估价结果来确定。土地的估价通常考虑到土地的位置、用途、土地市场的供求情况等因素。
3.政府政策:有些地区会根据政府政策来制定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例如,政府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来确定补偿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是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但必须遵循国家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您需要了解凉州区宅基地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的具体情况,建议您咨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土地估价部门。
对于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方式和对策,建议您考虑以下几点:
1.了解当地政策:首先需要了解当地政策和法规,包括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相关手续和程序等。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制定合理的对策。
2.与政府部门沟通:如果您对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有疑问,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
3.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您认为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补偿标准存在问题,可以寻求法律帮助。您可以请律师帮助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指导您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总之,了解当地政策和法规、与政府部门沟通、寻求法律帮助是解决宅基地有偿退出补偿问题的有效对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