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法律客观:《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劳动者报酬和应付职工薪酬是有一定区别的,具体如下:1、劳动报酬形式多样,包括货币、津贴等,而职工薪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2、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3、劳动者报酬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职工薪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法规有效性校验:2024年6月17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