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的手续如下:
1、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企业与职工签订停薪留职合同;
3、报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备案;
4、审批通过并备案后,职工即可停职留薪。
停工留薪的法律规定:
1、定义:停工留薪是指劳动者因特定原因在一定时期内暂停工作,但雇主依法仍需支付其工资的情形;
2、适用情形: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婚丧假、产假、病假等法定休假,以及因工伤、企业停电停水等非劳动者个人原因导致的不能提供劳动的情况;
3、工资支付标准: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通常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可能是全额工资、基本工资或最低工资标准;
4、程序要求:企业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停工留薪操作程序,包括申请、审批、登记等步骤,并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限;
5、劳动者义务:劳动者在申请停工留薪时,需按照企业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病假需提供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等。
综上所述,停工留薪的手续包括职工提出申请、签订合同、备案并审批通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