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享有医疗补助计划的资格

哪些人享有医疗补助计划的资格

lysxtv 2025-05-09 热点资讯 99 次浏览 0个评论

哪些人享有医疗补助计划的资格,具体如下:

哪些人享有医疗补助计划的资格

1、医疗补助对象需要具有当地居民户籍;

2、重点优抚对象: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

3、革命五老人员: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建国后,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评定,现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

医疗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如下:

1、累计缴费时间不满5年的,按照医疗费的60%给予补助;但累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的60%;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按照医疗费的65%给予补助;但累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的65%;

3、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照医疗费的70%给予补助;但累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的70%;

4、累计缴费时间满15年不满20年的,按照医疗费的75%给予补助;但累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的75%;

5、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按照医疗费的80%给予补助;但累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的80%。

医疗费用如何报销具体如下:

1、自费药品和检查是肯定不能够得到报销的,医疗保险报销,需要到当地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医保结帐窗口报销;

2、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其它材料;

3、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医疗补助金一般指医疗补助费,是指按规定支付给未实行医疗保险地区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申请医疗救助金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明、收入证明以及其他可能的辅助材料。

一、工伤认定相关材料

首先,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这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受伤员工确实发生了工伤事故并导致了身体伤害。

其次,医疗诊断证明也必不可少,这包括医院出具的病历、诊断报告、治疗记录等,用于证明工伤的具体情况、治疗过程和所需的医疗费用。

此外,还需要提供受伤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以确认申请者的身份。

二、工作证明与收入证明

受伤员工需要提供工作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自己的工作单位和职业身份。

同时,还需要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或税务证明等收入证明,用于确定员工的工资基数和计算补助金的具体金额。

三、其他辅助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辅助材料,如工伤事故现场照片、目击者证言、劳动合同等,以进一步证明工伤事故的真实性和受伤员工的权益。

申请者在准备好上述材料后,需要按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保机构的要求进行提交和审核。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将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发放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综上所述:

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明、收入证明以及其他可能的辅助材料。申请者需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提交和审核,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条规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医疗救助申请条件如下:

1、重点对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供养人员等。

2、低收入的家庭以及重度伤残人士等困难人群。

3、入院后巨额医疗费用,并且超过家庭承担能力的。申请人需要持家庭户主书写的申请书,并且提供医院的诊断病历以及医疗费用的相关收据。如果投资了各种商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等,还需要提供领取医疗保险时的支付凭证。

医疗救助的保障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医疗救助保障的是困难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内容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先试点,后推广。

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逐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多方筹资,量力而行。通过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医疗救助基金给予适当补助、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等多种形式对救助对象给予医疗救助。实施医疗救助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动态性原则。医疗救助保障经济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申请医疗救助金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主要是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以及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嵩县网,本文标题:《哪些人享有医疗补助计划的资格》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