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科普 > 固态电池国产,可解电动车之难?
2024-10-09

固态电池国产,可解电动车之难?

“固态电池能否破解纯电动车渗透率增势放缓的局面?” 9月底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4)的焦点对话环节,主持人向四位固态电池专家发出“灵魂拷问”! 电动车降速,固态电池给解 今年新能源车增长劲头十足,但纯电动车增速持续下降成关注焦点。因而才有了主持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向专家们“公开求救”。 其实,纯电动车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背后原因很复杂。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周莉莎分析说:“纯电动车渗透率减缓,不仅仅是安全问题,还有消费者使用感受不佳和受便利性约束问题,包括充电时间受限制,续航时间限制,甚至在低温的工况环境下纯电动车使用不方便。所以纯电动车增长放缓,是包含电池在内的综合性能问题。”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电池系统副总裁曾士哲回答说:“固态电池能否解决纯电动车渗透率放缓,这是电池安全性增强会不会带来纯电动车第二波增长的问题。说到安全,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很安全,全固态电池解决的是长续航电池的安全问题。但长续航电池价格比较高,它能否推动纯电动车第二阶段增长主要在于成本高低。如果固态电池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成本可以做到比一般三元电池还低的话,必然会带来销量增长。否则售价较高的全固态电池只能应用在高端电动车领域,带动高端电动车达到超长续航销量增加,这与国家期待的电动车整体增长是有差距的。” 2030年固态电池迎来拐点? 主持人把全固态电池相关应用问题放在压轴环节,原因是丰田汽车宣布将于 2026 年正式开始生产固态电池,且这一计划已获得日本政府的批准……审视国内市场,我国固态电池何时迎来拐点?何时真正上量应用? 周莉莎回答说:“对于电池生产企业来说成本更重要。我们重点关注两大板块:一是材料,二是电芯制造成本。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是还没有找到一款真正的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解决电芯问题,所以在工程维度上还很难开发和生产出真正意义的全固态电池。同时,制造成本维度,由于工艺路线不确定导致制造成本同样无法确定。”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研究院总经理苗力孝表示:“现在液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其制造成本大概在六毛多钱每瓦时。我们默认全固态电池未来的制造成本也要和液态电池接近。基于这个前提,目前固态电池材料的价格实在太高——每吨2000万元人民币。到2030年如果能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成本降低到100万元人民币每吨,甚至50万元人民币每吨,全固态电池做到六十安时,成本将下降到一元人民币一瓦时。但液态电池2030年成本将会是三毛或五毛钱一瓦时,所以从应用场景来讲,固态电池还是会偏向于高端车,即售价30万元以上甚至10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 在苗力孝看来,如果用干法制造固态电池的话,制造设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试验室可以半自动或者手动制作固态电池,如果真正实现量产,限制固态电池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依然是成本问题。 技术瓶颈在哪儿? 目前,汽车行业对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异常期待,困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核心难点是什么?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能研发高级经理金玲介绍说:“固态电池技术性的难点包括,第一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不确定,硫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各有优缺点。第二无论是硅负极材料还是锂金属负极材料,都存在膨胀量大影响循环的难点。第三正极的稳定性问题,电池的能量密度决定于正极的容量。第四界面问题,液态电池是柔性接触,固态电池界面阻抗物比较大。以上四个方面是固态电池的技术性难点。此外,固态电池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重大难题。” 苗力孝分析说:“固态电池除了材料成本高的问题,还存在空气稳定性的问题,即大规模制造固态电池肯定不能像试验室一样在手套箱中操作。因而整个生产环境需要有干防条件,干防条件差异会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同时,设备工艺对固态电池同样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做全固态电池的多数是初创企业,大家各有各的工艺路线,由于工艺路线不确定导致制造设备也无法统一开发。” 周莉莎认为:“对于整车企业来讲,全固态电池上车的关键核心很单纯,即拿到成本价格合适的产品。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真正成本跟氢燃料电池很相似已经进入‘死扣’——如果规模化起不来,制造成本就下不来,制造成本下不来就没人用!”